一次性補繳15年社保,到底劃算不劃算?很多人問,父母年輕的時候沒有這個政策,外出打工并沒有這個意識,現在老了再來補繳是否劃算?接下來,咱們一起分析看看,到底一次性補繳是否劃算! 財女Soleil接到遠在農村的父母打來的電話,說一次性補繳15年養老保險的政策又下來了,這次是一次性補繳近9萬元,男滿60周歲,女滿55周歲,可以每個月領1100元左右的養老金。隨著時間推移,每個月的養老金還會增長。
聽得出,媽媽很想買這個保險。 爸媽現在都60歲上下了,都是農村戶口,除了基本的農村養老保險(年滿60周歲的,每人每月可以領60元),沒有任何保障。雖然我們姐妹兩個逢年過節都給他們一些錢,生日也少不了禮金(加起來差不多每年1萬),但兩個女兒都離得遠,他們心底總是覺得沒有保障。上次有這種政策的時候,村里一些有錢的鄰居,一次性交了三萬塊,剛開始每月領500多,現在已經漲到1700多了。爸媽他們現在覺得很是劃算。這次又有了這個政策,他們很想能趕上這班車。
父母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,但是不是劃算,我覺得還是自己算一算。
1、第一種情況 如果把這九萬塊錢拿來投資,每年5%的收益率是可以保證的,收益用來給做生活費,那么20年內的收益是:
2、另一種情況 如果一次性把這9萬交給政府,每月領養老金,每年的養老金有5%的漲幅(根據周邊鄰居的養老金,目測是可以完成的,只是不知道隨著中國經濟的放緩,一二十年之后是否可以繼續增長下去。不過如果真的經濟放緩到物價水平變化不大,那投資收益率也不會太高了吧。),那隨著時間的增長,每年父母拿的的養老金是:
以上可以看出,大約第八年的時候,投資收益+本金與領取到的養老金大約持平,也就是爸媽68歲左右的時候,可以把養老金賺回來。
綜上所述,如果參加這次養老金補辦
好處:
1、考慮到現在的平均壽命和家里的長壽基因,10年內把養老金賺回來還是沒問題的。之后領到的都是賺到的。
2、父母每個月有1000多塊錢的“工資”可領,生活水平可以保障,心理上也更有安全感。而且每年1萬多的養老金,比投資收益4500/年多很多,生活水平可以更高。
3、只要不生大病,每個月的養老金基本完全覆蓋爸媽的日常支出。子女可以安心發展自己的事業,不必牽掛父母的養老問題。
壞處:
1、萬一父母生病,尤其是大病,需要大筆資金的時候比較麻煩。投資的話,至少本金9萬是可以備用的。
2、最不想看到的,萬一父母有不測,雖說會退回部分養老金中的個人部分,但只有很少的8%(約7200),失去親人的同時,也失去了父母的養老本錢(打算只給一個父母買,現在剛好60歲,買了馬上可以領養老金)。
3、爸媽可動用的總積蓄只有五萬左右,如果要買的話,子女要出4萬。如果現在準備買房,準備生孩子。雖然兩萬不多,但子女家條件一般,都是對現金流的一種占用。 大家可以權衡一下利與弊,更有好處,要根據自己現在的資金情況已經家庭情況來定,最終買與不買還是要大家自己來決定咯。